第119章 白銀貨幣化與一條鞭法(1/5)

“大孫,這些海外貿易流入的白銀,爲何能爲大明續命七十年?”

硃元璋好奇地問道。

這個說法很有意思,白銀,是怎麽給大明續命的?

一個時辰後,硃雄英的話語,從隂陽炁海中傳了過來。

“因爲白銀在以後肯定會代替銅錢和寶鈔,成爲大明國內外的日常生活和貿易的主要貨幣,而白銀的貨幣化,直接給一項改革,提供了銅錢和寶鈔不可能提供的物質基礎。”

實際上,在洪武朝,因爲社會經濟剛剛從元末戰亂那種百業凋零的狀態中恢複過來,所以現存的寶鈔爲主要貨幣,銅錢爲輔助貨幣的貨幣制度,還能夠勉強運行。

但也僅僅是勉強運行,因爲寶鈔僅僅發放了十幾年,就已經貶值的不成樣子了,誰都不知道這玩意日後會不會跟元朝時候發放的那些紙鈔一樣,直接變成一堆廢紙,所以民間對於洪武寶鈔的使用和流通都不積極,而貨幣一方麪貶值,一方麪得不到使用者的認可,作用就注定會日益減小。

所以長此以往,寶鈔作爲主要貨幣,肯定是不成的,但大明不僅缺金銀,同樣也缺銅缺的厲害,所以這就尲尬了日常的小額交易比如買個菜什麽的用銅錢還行,但要是涉及到了大額的商品交易,是不可能推著一車一車的銅錢進行的,可偏偏隨著社會經濟從戰亂中恢複過來,逐漸達到繁榮的這個過程,是注定需要能夠滿足大額交易的貨幣的。

如果官府提供不了那麽民間就會自發地搞一些商業通票出來,但這些地區範圍內比較有信譽的商業通票,對於龐大的大明來說,也僅僅是盃水車薪,還是滿足不了全國範圍內的商品交易,或者說,朝廷也不可能允許民間的商業通票取代寶鈔的貨幣地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