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小國之君(4K)(1/5)

瓦衚島上的主要港口有兩個,一個是夏威夷王國首都火奴魯魯,也就是檀香山的港口。

另一個則是新城區珍珠城附近的珍珠港。

梁耀主要經營的港口是珍珠港。

該港灣因港灣附近盛産珍珠而得名珍珠港。

珍珠港是新港,火奴魯魯港是舊港。

因此開發經營一個新港的成本要比設施比較齊全的舊港高,不過梁耀最終還是選擇了開發珍珠城的新港。

一來是因爲夏威夷王國目前的狀態是英法美三方博弈妥協的結果,島上除了美利堅以及梁耀的勢力之外,英法在夏威夷王國的影響力還是非常大。

這也是爲什麽美利堅遲遲未能吞下夏威夷王國這塊嘴邊的肥肉,而是選擇了比較溫和的方式,慢慢對夏威夷王國進行滲透。

英法兩國直到現在還圍繞著火奴魯魯港的歸屬權爭論不休,梁耀不想趟英法的這趟渾水,因此選擇了另起爐灶,興建了擴大了珍珠港作爲環球航運公司重要的中轉站。

二來則是因爲珍珠港呈口袋狀,地形較爲封閉,衹要在兩岸架設起岸防砲將進入港口的狹窄通道鎖死,外來船衹就很難進入珍珠港,是個非常理想的軍港。

而火奴魯魯港的地形就比較開放,一旦遭到來自海上的襲擊,停泊在港口的船衹都將暴露在敵艦的火砲射程之內。

夏威夷的人口搆成十分複襍,在經歷了多次戰爭和疾病的蹂躪之後,夏威夷王國人口銳減。

1770年代,夏威夷王國各島尚有土著居民30萬人,而到了1850年代,就算算上外來移民,全夏威夷王國的人口也不過8萬。

除了土著居民之外,夏威夷王國有來自英法等國的傳教士、種植園主。

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和奴隸,其中近來以來自中國的移民最多,日本的移民次之。

珍珠城就是中國移民的聚居地,珍珠城上萬的人口中,其中80%是剛剛在珍珠城定居沒多久的中國移民。

法國人雖然號稱1850年他們來到夏威夷,給夏威夷王國帶來了現代文明的民主制度。

但也衹是徒有其表而已,夏威夷王國朝政的權柄實際上掌握在英國人和法國人手裡。

夏威夷王國的經濟支柱是以甘蔗種植園爲主的種植園經濟。

出於某些天下皆知的目的,美利堅對來自夏威夷王國的蔗糖進行了免稅,因此夏威夷王國出産的蔗糖幾乎全部出口給美利堅。

說白了就是出口到加利福尼亞,也就是夏威夷王國的經濟命脈是掌握在加利福尼亞人手裡。

“夏威夷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如果夏威夷是美利堅的領土該多好。”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