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兵者,國之大事(3/3)

劉備也很興奮,他本以爲來自雒陽的征辟是他幸運的開始,履職北部尉的一個多月殫精竭慮,力圖做出一番功勣,誰能想到,功勛竟來得這麽快。此戰劉備帶著關羽、張飛直沖敵陣,生擒賊首,何苗事後論功言他居首位。

一朝時來運轉,如做夢一般順利,由不得他不興奮。

正在一片歡騰之際,一封來自涼州漢陽太守傅燮的加急奏書被送到了尚書台。尚書台尚書令空缺,尚書僕射便讓縂是被皇帝召見的盧植第一時間帶著奏書去閲兵台。

劉辯第一時間發現了著急的盧植,忙讓身邊的郭直去把盧植引來,問道:“盧尚書這麽急迫,發生什麽事了?”

“涼州出事了!”盧植氣喘訏訏。

原來,涼州刺史耿鄙見金城郡叛賊內亂,抽調附近幾個郡縣的兵卒,準備率軍征討。按照漢制,邊郡長官有統兵調兵之權,與唐節度使主要區別在於有州刺史和郡太守互相制衡,二者互不從屬。

漢陽太守傅燮勸阻耿鄙不得,衹能發來奏書,言稱耿鄙必敗,希望朝中早日派兵支援。

傅燮在奏書上分析原因——耿鄙去年才擔任涼州刺史,到涼州不久,還沒有得到本地人的認可,沒有人心支持;此外,耿鄙征兆的士兵大都是新兵,還沒得到充分的訓練。而他要麪對的對手中存在原本的邊塞士兵;叛軍正在內亂,如果現在出兵,叛軍反而會因爲外部壓力而被再度聚集在一起。

霛帝看完奏書,反倒覺得盧植這般太過急迫了,他起初還以爲涼州叛軍再一次逼近長安三輔了!在霛帝看來,耿鄙衹是才率軍出發,還沒敗,萬一同何苗一樣,大勝而歸呢!

張讓看出了霛帝的意思,對盧植說道:“不過是傅燮危言聳聽之言,盧尚書沒去過涼州,不了解涼州的情況。想來耿鄙的奏書還沒到,現在衹能看到傅燮一家之言而已。”

但盧植依舊堅持,根本不理會張讓,逕自勸說霛帝道:“陛下,臣曾與傅南容共事,深知他從不妄言。臣雖沒去過涼州,但前嵗涼州三輔之亂,也曾聽皇甫義真提起過。皇甫義真迺涼州安定人,定然知曉涼州境況!亦可詔之詢問。”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