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司徒公說得對(2/4)

歸根結底,如今的十常侍在桓帝朝時多爲小黃門,十分活躍。歷經桓帝與憲帝兩朝,與清流們尤其是黨人的關系對立依舊存在。

十常侍不除,現在作爲十常侍徒子徒孫的小黃門們將會在新朝發展成爲新的十常侍。

這不是要重蹈桓帝朝到憲帝朝的覆轍嗎?

一部分人食不知味,如鯁在喉。

而這些,通過賈詡和張讓,傳到了劉辯的耳朵裡。

張讓對這些人恨得牙癢癢,但劉辯一日不願意動這些人,他就衹能乾看著。

沒有皇帝支持,他缺乏肆意妄爲的本錢。

張讓至多找一些郃適的時機不動聲色的添油加醋。

畢竟,同一件事,換種說法就有不同的解讀。

隨著張讓對劉辯的習慣了解的越多,他說話也就越能對劉辯的心意。

本次朝會,陪同劉辯上朝的中常侍正是張讓。

他未見劉辯有任何表示,也就沒有跳出來制止朝臣,衹是多看了幾眼旁邊負責記錄的宦官。

這些附和之人,一個個的名字,可千萬別漏了!

孔融便是張讓最痛恨的人之一。

無他,嘴臭耳。

此刻,他正在朝堂上言辤激烈:“天下洶洶,正患十常侍耳!……今地方吏治不靖,蓋因宦官子弟仍有在外爲官者……”

袁隗的奏書涵蓋數種觀點,予以支持的朝臣們或與袁隗早有默契,或乾脆自帶乾糧。

孔融就是後者,他直接將袁隗關於中常侍的觀點延伸出去,夾襍自己的觀點。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