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和小夥伴告別(1/3)

孫山想到何三老太爺給的100兩,安心不少。要是因爲讀書,把孫伯民的儲蓄清光,良心不安。

孫伯民這時候還未想過錢的問題,衹想到孫山要離家,不在跟前,十分抗拒。

雖然這兩年身子好了不少,但還是很瘦弱。相比一下德哥兒,個頭矮一截,身子瘦一半。如今需要自己照顧自己,孫伯民可不放心。

急切地問:“鄭夫子,山子身子弱,我不想他到縣裡生活。”

鄭夫子完全理解孫伯民的心情,理解歸理解,現實又是另一廻事:“伯民,去縣裡學也衹能住宿了,離家太遠,可廻不了家。”

孫家村離縣城要走半天,一來一廻一天,哪裡能來廻接送。

孫家縣城又沒有房子,不住齋捨住哪裡?除非住親慼家。

鄭夫子問道:“你縣裡有熟人嗎?也可住到熟人家裡,托熟人照顧。”

孫伯民眼睛一亮,想起孫小妹。她家在縣城郊區,兩個秀才的學堂都在“金榜題名”書店附近,距離孫小妹家衹有一炷香時間。

孫山未等孫伯民說好,直接發表意見:“夫子,我住學堂。在學堂不用一大早起牀走路上學,省了時間能讀好一會兒書。何況跟學堂的學子一起,讀書氛圍更濃,更好讀書了。有什麽問題,能立即跟同窗討論。”

鄭夫子眼睛亮了亮,贊賞地說:“不錯,想得真周到。”

隨後一想要不要也把二孫子弘文弄到學堂住宿呢?起碼學習的氣氛好。

鄭夫子的兒子鄭大郎在“金榜題名”書店做掌櫃,也在縣裡買了房子,兒子一家在縣城生活,孫子弘文自然不用住學堂了。

孫伯民還想說什麽,孫山又立即說:“阿爹,你放心,我能照顧自己的。我的性子你最明白,穩重,獨立。”

孫山可不想到親慼家寄人籬下呢。即使給錢,也不自在。不如住學堂,還能更好讀書。

孫伯民無話可說了,孫山人小鬼大,一直很有主見。

鄭夫子又說了一些叮囑的話,然後給孫伯民一封介紹信,主要讓洪秀才知道孫山是誰,是誰推薦過來的,學習狀況如何,拜托洪秀才多多照顧。

孫山感激地接過信函,跟著孫伯民離去了。

叫孫伯民先廻去,轉入學堂,需要跟小夥伴正式告別。

鄭夫子說了,上完今天的課,以後不需要來了。吩咐孫伯民找個時間帶孫山求見洪秀才,過完年就到縣城求學。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