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田畝會有的,資本也會有的!(第九更)(2/4)
如孝,你說說,如果喒們能拿下湖州和上海,把控了湖絲的産地和口岸.喒們替代十三行和洋人做湖絲生意,有沒有的賺?”
“那肯定有啊!”吳如孝笑道,“這喒能比十三行賺得更多!”
“比十三行更多?”囌三娘眨眨眼睛,“何以見得?”
吳如孝笑道:“十三行從江南拿貨,走上數千裡才能把貨運到廣州,一路上多少成本?而且十三行衹做入口、出口,還是坐在廣州等著買賣上門。既不出海去找客戶、找貨源,也不在廣州經營個商市,把洋鬼子訪客喫喝玩樂的錢都賺了。”
“還有呢!”羅耀國補充道,“十三行也不知道改進貨品,不知道開發新品,買賣那是越做越小。清妖初年的時候,喒中國還有瓷器、茶葉、絲綢、白糖四大出口賺銀子的好貨。可現在衹有絲綢尚可,茶葉都漸漸不好賣了。
而且,那僅賸下的絲綢也有人和喒在競爭!
說真的,這十三行的買賣實在不精明啊!等喒們拿下湖州、上海,可不能這麽笨,一定得把湖絲越做越好,把上海的商市也經營起來,還得把和喒搶生意的日本絲往死裡整!
整死了日本絲,喒們就一家獨大,就有定價權了。有了定價權,喒們一年才能確保搞它個幾百萬!跟著喒們的天地會弟兄,才能喫香的,喝辣的諸位覺得本天使的生意經好不好?”
這個羅天使不但會《聖經》、《反經》,還會《生意經》!
跑外賣不也是生意嗎?
平台能賺到錢,不就是因爲把競爭對手擠死後有了定價權嗎?可以壓商家壓小哥嗎?
而晚清之後中國的工業化之路之所以走得特別艱難,除了內部存在尖銳的人地矛盾,反反複複的“炸”之外,就是沒有可以大筆賺取外滙的拳頭産品了。
瓷器做不過歐洲,茶葉的生意被印度搶了,白糖也敗給了工業化制糖,唯有一個湖絲.也受到了日本絲的激烈競爭,先是失去了絲綢的定價權——賣不上高價了。然後又被日絲搶光了外貿市場,賣都賣不出去了。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