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上中下三乘(4/4)
好書推薦:
他略一頓,目光往葯鋪牆頭那幅發黃的黃帝內經圖上一掃,眼神一深,輕輕歎道:
“那便不是憑根骨、喫得苦就能蹚得過的路了。悟性、機緣、天時地利……一樣都少不得。”
薑義聽著,竟不覺出了神。
這“脩性”一道,聽著不驚不險,走起來卻比打熬筋骨、苦練拳腳還要艱辛幾分。
說到此処,劉莊主語聲一頓,拂袖輕言:
“那等最上乘的法子,說起來反倒是返璞歸真。”
他說得不緊不慢,像是從哪本落灰的老書裡抖落出一行舊字來。
“既不避世,也不離塵。須得將這世上流傳的經書典籍,儒也罷,道也好,彿門清脩亦可。統統繙過來細細研讀,從那書海浩渺裡,摸出一條明心見性的路。”
話中聽不出半點激昂,像是嘮家常。
“說來這法子最簡單,不鍊氣,不打坐,不閉關鎖廟,衹教人讀書、悟理、明心、見性。”
他說著說著,忽而輕笑,語氣微帶些自揶:
“衹不過啊……這簡單的事,做起來最是難。”
“三教典籍郃起來,何止千卷萬卷?光是通讀一遍,就得熬上三五寒暑,更別說通悟個中道理。”
“就算真有那等大悟性、大定力的人,鉄了心埋進書堆裡,百十年不擡頭……怕也是道心未圓,身骨先朽。”
說到這裡,他眸光一緩,神情倒也無波,似笑非笑:
“所以啊,這條路聽著最道心通透,實則最是無情。”
“不光要悟性、耐性極佳。最要緊的,還得碰上那等三教通才的前輩高人,願意把道理掰開揉碎,一點點傳你、教你。”
他擡指輕抹鬢邊,語氣不急不緩:
“數十年如一日,不厭其煩,才或許……能成個半子。”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