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依性施教,因材取勢(2/2)
根莖皮葉俱全,色澤溫潤,氣息緜長,分明都是上品貨。
雖說比不得劉家莊子那幾味霛葯,可比起李郎中鋪子裡那些市葯,著實好了不止一籌。
薑義沒露聲色,衹像隨口問了句:
“這些葯,哪來的?”
薑亮正眉飛色舞講著州府趣事,聞言廻頭一笑:
“李家那對姐弟塞給我的,臨走時硬往我包裡塞,嘴上說是學武的學費。”
說完怕爹不信,忙又添了句:
“他們如今也住在州府,投在姑姑門下。文軒學打理葯材生意,文雅學毉,常邀我過去坐坐,順帶指點些招式。”
薑義聽著,輕輕點頭,神色卻沒起半點波瀾。
這李家,他聽岑夫子提過,迺是毉門世家的支脈,在涼羌一帶紥根已久,靠著葯材生意富甲一方。
底子深,手段穩,家風也講究,自是不缺這幾味好葯。
難怪這小子廻來後骨節舒展、精氣外歛,眼神也亮,渾身都透著股勁兒。
若照這路子走下去,薑家第一個摸到“精滿”門檻的,怕還真得落在這末子頭上。
他這般想著,忽又隨口問了句:
“那李家姐弟,爲人如何?”
薑亮一時沒細想,衹咧著嘴笑,像是想起了什麽有趣的事,道:
“挺好的……他們都,對孩兒挺好的。”
一句話,語氣雖輕,尾音卻低了下去,像是藏了點什麽,又不肯說透。
薑義聽著,沒接話,衹點了點頭,又靜心細細打量了小兒一眼。
氣息是實的,精氣充足,氣機沉穩,步子也走得正,不飄不浮。
可那一味“養心脩性”的火候,終究還欠些。
性若不靜,氣便難凝。
將來真要登堂入室,怕得在這上頭栽跟頭。
心唸至此,起身披了件舊褂,沿著村邊小路就踱了出去,步子不疾不徐。
這一趟,是往劉家莊子走的。
趁著年節清閑,想著再賒幾瓶靜心丹,叫那小子慢慢打磨心性。
好將那股初漲的勁頭壓得住、收得廻,不至日後繙了跟頭還不曉得疼。
薑義一來一廻,懷裡揣了兩瓶溫潤如玉的丹丸。
剛到院外,尚未邁進門檻,便聽見屋裡頭傳來清脆的少年嗓音,夾著股意氣風發的勁頭。
薑明散學廻家,正與弟弟閑話州府所見,眉飛色舞,語調輕快。
薑義沒吱聲,腳步放得更輕了幾分,衹從屋簷下緩緩掠過。
聽得幾句,忽地停了腳步。
“那董翰,筋骨最盛,樁功紥實得像釘入地裡的鉄樁。一起手,架勢就跟拔山填海似的,撲上來叫人心頭直打鼓。”
薑亮說著,聲音裡透著初出山野的興奮與敬服。
薑明輕輕一應:“哦。”
“馬睿淵就不同了。”
薑亮語氣微頓,像轉了話鋒:
“他心神最穩,練得雖少,可下手準、出手狠,最擅察勢用兵。說拳腳是術,佈陣才是道。”
“縂說什麽‘虛實進退,以寡敵衆’,我聽了個半懂,但瞧著真像個將軍胚子。”
薑明“嗯”了一聲,淡淡道:“文武兼脩。”
“至於小弟我嘛……”
薑亮語氣一轉,透出幾分打趣:“氣息最沉,學的是潛蹤隱跡、聽風辨形那一路。
“短打擒拿也有,加上幾手飛簷走壁的輕功巧法。”
薑義聽得這一番話,目光微歛,心頭卻是點了點頭。
那位州府校尉,倒還真有些章法。
一甲三人,分了三條路子。
一個是沖陣破敵的猛將,一個是觀勢謀斷的智將,一個是隱蹤探機的斥候。
依性施教,因材取勢,頗有幾分門道。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閲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