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年輕的朋友來相會(2/5)

方言半開玩笑道:“還得是小王老師。”

“這還差不多。”

王潔雙手叉腰,翹起下巴。

“哈哈哈,沒錯,小王是巖子的伯樂!”

一頓商業互吹,吹到王朦等人的心坎上。

在其樂融融的氣氛下,最終拍板,把《芙蓉鎮》放在7月那期,作爲反思文學的頭版,而把《聽風》放在9月的,試著圍繞諜戰題材組稿,畢竟山珍海味再好,也經不住天天喫。

反思文學也一樣,要換個口味。

開完會,王朦把方言單獨叫到辦公室,開門見山道:“我聽李老說,所裡爲了給你找導師,可是煞費苦心,最後給你找的是誰?”

方言壓低聲音,“雁氷先生。”

“竟然是茅公?!”

王朦不由一驚,但仔細一琢磨,“論長篇小說,非茅巴老三公莫屬,如今老捨先生仙逝,巴公遠在滬市,茅公確實是最佳人選。”

接著拍他的背,“看來丁鈴先生、李老和所裡,對你寄予厚望,不僅僅是希望你能寫出長篇小說,恐怕還希望你的第一篇長篇小說,能夠像《牧馬人》、《暗戰》一樣,驚豔文罈,幫恢複辦學的講習所打出名頭,重振雄風。”

“您千萬別這麽說,我壓力很大啊。”

方言尲尬地笑了笑。

“年輕人不要怕壓力,天塌不下來,就算真的塌下來,也有茅公替伱頂著。”

王朦笑道:“前提是他要認你這個弟子。”

“王老師,雁氷先生是個什麽樣的人?”

方言聽到“弟子”,心潮澎湃。

隨後,王朦給他描述起沈雁氷的印象。

簡直就是華夏文學界的老保姆,鼓勵、培養、扶持過的老中青三代作家,不計其數。

可以說,整個文罈有一多半受到過沈雁氷的關照,包括王朦自己,能做他的弟子——

你的福氣在後頭呢!

“茅公讓你什麽時候去見他?”

王朦投去了問詢的目光。

“5月2號。”

方言摸摸胸口,吐了口氣。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