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幻覺現實主義(3/5)

“是啊,我在編者案裡直接寫到,‘好一個洞燭幽微的長鏡頭!好一個尋新創奇的長鏡頭!’”

馮木笑了笑,“說起來,這還要多虧了小方,是他竭力地推薦讓劉心午來寫這個故事。”

《華夏作家》借此打響了名頭,下一期自然要乘勝追擊,而方言的這篇新作就是秘密武器。

因此,馮木比章光年更看重《狩獵》,抱著百分之兩百的期待,從上到下,細細品讀。

“巖子,你這寫的倒像是一部魔幻現實?”

章光年皺了皺眉。

方言道:“師兄,準確地講這不叫魔幻現實主義,而是幻覺現實主義,但根基還是現實主義。”

“幻覺現實主義?”

章光年和馮木互看一眼,然後半信半疑地看曏他。

方言說,幻覺現實主義是從70年代開始,被西方批評家廣泛的使用,跟魔幻現實主義的確有關聯,不過幻覺現實主義的側重點在“夢”上,夢境跟現實互爲表裡,虛虛實實,如夢如幻。

“怪不得裡的這個主角,被汙蔑、霸淩、羞辱和排擠後,就會夢到自己像林間的麋鹿。”

章光年恍然大悟。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