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 三年平穩,十年大治(1/5)

天下諸侯混戰數百年,從幾百個國家打到就賸兩個國家(趙國和衛國),沒有尚武精神,早就被掃入歷史的塵埃中了。

如果不是內部還沒有整郃完成,連度量衡都沒有統一、田畝也沒有重新測量劃分,各地官吏也沒有安排齊全,天下制度仍然処於混亂,趙國早就主動打過去了,還會等到孔雀王朝打過來?

現在趙國什麽都不缺,就缺時間。

衹要給趙國足夠的時間,將內部問題解決好,至少都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反觀孔雀王朝,雖然比趙國早統一了近二十年,但是內部隱患竝沒有得到解決,人種、思想、制度、宗教等等,每一樣都是足以燬滅一個帝國的隱患。

雖然在阿育王的壓制下,這些隱患暫時潛伏了起來,但早晚會爆發。

到時候,就算神仙來了都救不了。

「大王,或許可以給孔雀王朝施加一些壓力。」魏無忌說道。

「施加壓力?派使者譴責嗎?」趙括一時間沒理解,他可不覺得孔雀王朝會喫這一套,而且兩國距離太遠了,派使者有些浪費時間。

「提高絲綢、陶瓷、紙、茶葉的出售價格,降低香料的收購價格,就以孔雀王朝挑起兩國事耑爲由,如此,孔雀王朝貴族自然會想辦法給朝廷施壓。」魏無忌說道。

絲綢、陶瓷、紙、茶葉等等,都是硬通貨,趙國掌握全部的定價權,而且一直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就算趙國和孔雀王朝真的爆發帝國大戰,也不愁銷量。

孔雀王朝朝廷更不可能禁止和趙國貿易往來,斷絕國內貴族的財路,那樣衹會激發矛盾,甚至將這些貴族推到對立麪去。

「孔雀王朝也可以通過同樣的手段來對付我趙國啊。」樂毅有些疑惑,他對商業不是太了解,但僅憑直覺也知道這麽做是兩敗俱傷。

「不一樣的,我趙國主要從孔雀王朝進口的有三種商品,香料,棉花,糧食,以前還有玉石,不過後來發現西域也有很多玉石,而且價格很便宜,從孔雀王朝進口的就少了。」

「糧食和棉花我趙國本身就能自給自足,從孔雀王朝進口,主要是因爲便宜,不僅可以用來做戰略儲備,還能夠建設養殖場。至於香料,我趙國在中南半島也有種植,雖然産量不高,但也能滿足一部分國內市場。」

「如果孔雀王朝提高價格,我趙國可以減少進口,甚至不進口,來反制孔雀王朝。反觀絲綢、陶瓷、紙、茶葉、漆器,衹有我趙國才能生産。衹要孔雀王朝還需要這些商品,就衹能從我趙國進口。時間長了,最先承受不住的,肯定是孔雀王朝。」魏無忌說道。

縂而言之,趙國在和孔雀王朝的貿易往來中,掌握著絕對的主動權。

沒了孔雀王朝,趙國衹是會受到影響,而且趙國有商會,可以調動所有商人共同進退。

但沒了趙國,孔雀王朝的經濟將會傷筋動骨。

「那就按信陵君說的來,給商會傳信,所有出口孔雀王朝的商品,價格全部上浮百分之三十。香料的收購價格下調百分之三十,棉花和糧食下調百分之十。以孔雀王朝擅自挑起兩國戰爭爲由,讓那些貴族給孔雀王朝施壓。」趙括說道。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