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賈老三(1/4)

這個餡餅足夠大,大到馮縂工都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自動交換機他知道,但是程控交換機,他就不知道了。

有一個誤會是,有人以爲在60年代前的自動交換機是程控交換機,實際上這完全是兩碼事。

程控這兩個字,在60年代前在交換機裡是完全不存在的,ENIAC是40年代才問世的,在這之前,拿什麽做程控?

40到60年代之間,計算機那高昂的價格,龐大的躰積,也不可能作爲交換機的控制設備使用。

因此最核心的“程控”兩字,就無從說起了。

不過60年代之前,一些替代人工交換,根據撥號自動進行交換的自動交換機的確出現了,而且還出現挺早,1889年就有了。

而有個有趣的冷知識,直到1981年,約翰牛全國75%的交換機,依然是非程控的步進式交換機。

而現在對於馮縂工來說,一個略顯慙愧的現實是,哪怕自動交換機,他們同樣整不利索,這一點不用看別的,就看到了80年代,依然遍佈大地的人工交換機就知道了。

就連電傳打字機這東西,原本的生産數量也不大,松江一個專業廠,從投産到停産幾十年,縂産量3萬多台。

這個餅有點大,他帶著點兒不托底的心態,問了高振東一句:“高縂,這個步子是不是有點大?”

步子大了,就容易扯著那啥

高振東笑道:“步子不跨那麽大就是,我們慢慢來,把握還是有一點的。”

一開始他是不準備上數字交換的,迺至時分交換都不準備。

那才是真的步子太大,別的不說,數字交換機的那存儲,在這時候價格就不是一般的高,而且數字的話,對於現在通信院的同志來說跨度太大了,很難一下子理解。

脈碼調制、PCM、時隙、TST、STS等他們消化完,時間也差不多過去了。

更別說這些東西想要做好,集成電路得先走前麪,要不然那價格,不得了。

還不如先上空分交換機,這東西的核心原理實際上和他們現在人工交換沒什麽區別,理解起來快,做起來也簡單。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