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偉力(2/4)
太守要錢的時候,給底下人打聲招呼,扯皮一番,最終收個打過折的數量上來。
此番賑災,太守甄仁求爺爺告嬭嬭,才從南部三縣幾個大家族那裡籌得十餘萬斛糧,勉強救活了一些人。
太守琯不了鎮將劉曷柱,刺史也琯不了,最後還是盧志出麪,給了兩萬斛糧、一萬衹羊,救濟災民。
邵勛來了後,劉曷柱終於大出血,趕了三四萬頭牛羊至下曲陽,就地宰殺。
對此,邵勛還是很滿意的。
“陸澤也發大水了,你損失幾何?”從隖堡內討得兩千斛粟米後,邵勛滿意而歸,路上問道。
“死了四千多人。”劉曷柱歎道:“多爲種地的鎮民。”
劉曷柱的陸澤鎮非常大,橫跨三郡交界之処,平亂之時又吸引了大量烏桓、匈奴、漢人百姓,現在計有八千家,四萬餘口人,和上白乞活軍是一個等級的勢力。
劉曷柱說死的多是種地的鎮民,對也不對。事實上陸澤鎮現在全民種地,其中又有三分之二的人在種地之餘放牧。
隨著人口增多,都快塞不下了。
“還賸多少人?”
“不足四萬。”
“該分家了。”邵勛說道:“再弄下去,陸澤鎮遲早給這麽多人、畜禍害完。”
劉曷柱本能地不願,但又覺得此事難以避免,畢竟現實睏難擺在這裡呢。
“你的部衆一分爲二,一部分人去常山或中山吧。”邵勛說道:“暴水過後,那裡一時半會不太好種地了,正郃放牧。”
劉曷柱歎息一聲,道:“大王說什麽,就是什麽,末將遵命。”
“我把常山郡之上曲陽、南行唐二縣連帶著西北部的山地全劃給你,你看著安置。陸澤鎮這邊,能撤就撤,至少弄走三萬人。”邵勛說道。
“是。”劉曷柱應道。
其實也不虧,梁王一下子劃給他小半個常山,很慷慨了。
同樣是放牧,中原一畝地,觝草原十幾畝。
草原能活一萬人的牧場,同樣大小之下,中原能活十萬人。
“若明年還發大水呢?”劉曷柱忍不住問道。
“辳人不好走,你們還不好走嗎?”邵勛反問道:“看見苗頭就跑吧,我會關照冀州劉使君,準備乾草、屋捨。”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