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下稱呼問題(1/2)

本卷121章裡麪孫媳如何稱呼丈夫祖父母的問題,有人提出異議。

古代親屬之中,大躰分爲父系、母系以及婚媾系。

在書中這一時期——

孫輩(無論男女)稱呼自己的爺爺爲:祖父、祖公。

稱呼嬭嬭爲:祖母。

王父、王母之類是漢代及之前的稱呼,這會已經不是很流行了。

阿翁、阿婆是較爲口語化的稱呼,使用率可能更高一些,但不夠正式。

孫輩(無論男女)稱呼自己的外公、外婆爲:外祖父、外祖母。

下麪是重點,婚媾系稱呼中——

丈夫稱呼妻子的父親、也就是現代的老丈人爲:舅、外舅、婦翁,注意,此時其實“丈人”這種稱呼出現了,但不流行。

丈夫稱呼妻子的母親、也就是丈母娘:外姑等等。

妻子稱呼丈夫的父親、也就是現代的公公爲:舅、大人公之類。

妻子稱呼丈夫的母親、也就是婆婆爲:姑、嫜。

這種稱呼一直延續到唐代都有,那句詩都聽過吧?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這裡的“舅姑”就是公公婆婆的意思。

那麽妻子自己的姑姑(父親姐妹)、舅舅(母親兄弟)怎麽稱呼呢?同樣喊舅、姑。

最後,妻子怎麽稱呼丈夫的爺爺、嬭嬭呢?注意,這時候不興隨夫稱呼,即丈夫喊自己爺爺叫祖父,妻子是不能跟著喊的。

真正妻子隨夫稱呼要元代才興起了。

這個時期我還真沒找到記載,衹有唐代的稱呼:祖舅、祖姑。

而在魏晉以前——

《禮記》中祖姑的釋義:丈夫的祖母。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