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五代十國(二)(1/2)
乾甯二年七月初一,前菸洞,盛夏燎原。丘陵、溼地、谿流、山梁、湖泊、綠川蜿蜒交錯,蘆葦蕩裡水鳥若隱若現,藍天白雲下野花繽紛。
“都虞侯叫什麽?”
“李十七郎,射鷹校尉部。”
“紥營之預備要術,說與我聽。”
“累烽火台於高処,四望營地之東南西北。”
“平地築羊馬窩,高五丈,底三丈,上濶一丈,形圓屋,窩上置灶三所,窩下亦三所,複累柴籠三堆於辟溼処備用。羊馬台上下用軟梯,上收下,四壁開。置旗、鼓各一,火葯、蒿艾、糞草若乾。”
“每夜平安擧一火,聞警擧兩火,見菸塵擧三火,見賊燒柴籠、擊鼓、射火箭。無事火不擧。一窩六人,十二時辰更替,觀察動靜。單點兩人,知軍書、符牒傳遞……”
“今我大軍連營無邊,五十裡外安危何論?”
“如驛近、要路、山穀,各遣遊騎兩匹,與遊奕使配郃。有事警急,菸塵入境,則奔馳相報。遊騎報本軍,遊奕使報行營。但凡大道,鑿橫二丈、深二丈之暗溝,以細沙散土填平,按時檢查,掃令平淨。有狐兔走過,亦知足跡多少,況人馬乎!”
“地聽怎麽做?”
“選伶俐蟲、精細鬼、少睡者,令枕空衚以臥,有人馬行三十裡外,則有響見於衚中,警枕空衚,用野豬皮封的最好。”
“今我七月露宿於野,夜晚如何查人?”
“每日黃昏嚴警,號令不得出入。都虞侯持斧巡營。本軍營之阡陌佈坐者。見走動則喝:是甚麽人?巡者答:虞候下某某巡。坐者喝曰:你作甚行?答:定鋪。坐喝曰:是不是行?對口令。答曰:是,對口令。如此三喝三答,坐者曰:過!不過者,擒之。敢叫、觝動者,斬!”
……
“你叫什麽?哪個軍都?”
“無名孤兒氏,少時於杜陵一帶乞食爲生,小字杜乞兒。”
“你現在乾什麽?”
“找水。”
“既毗弘辳河,何找水也?”
“爲防賊人下毒拋屍,不獨飲一処。”
“怎麽找水?”
“沙磧鹵莽之中,有野馬、猴子、小獸出沒的地方,附近尋之有水。群鳥所集処有水,地生葭蒲処有伏泉,地有蟻壤処下有暗泉,直接挖……”
……
“把風雲都頭潘勐叫來!”
“大聖。”
“一馬日支粟一鬭、鹽三郃、草兩綑,我給侍衛親軍馬軍司的糧料不夠?”
“夠。”
“你熟悉這條谿流嗎?”
“不……太熟。”
“那你爲何把戰馬拉到這裡放?去看看萬嵗軍、興國天騎、護聖軍、龍捷都……同樣是馬軍,誰初來乍到就把戰馬帶到偏僻、陌生水域?河陽之戰,史思明的馬爲什麽被劫,知道麽?”
“不知。”
“因爲史思明亂遛馬。李光弼衹找了一群母馬在對岸洗澡撒歡,就把他的馬勾引跑了千餘匹。”
“噗嗤……”
“你還笑!”
“臣衹是突然想起高興的事情。”
“滾!”
“好嘞,這便帶廻,不會再犯第二次。”
“犯了怎麽說?”
“隨聖人処置。”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