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708章 明家盼了好多年(1/3)

好書推薦:

盒子裡除了有唐楚君寫的文章,還有明德帝寫的《北望》《春山》《宿山鳴記》《經此流年》。

唐楚君這一路,一本一本認真讀下來。

讀一個人的書,從字裡行間,就能窺知這個人的人品,甚至能知這個人的性格。

唐楚君便是在這一本本書裡,看明德帝早年行過的路,感受他淋過的雨,吹過的風,以及他對百姓和北翼這片土地的至純至愛。

心頭便是大定:他絕對不會爲了小情小愛,而放棄他所熱愛的大好河山。

由此,他讓她做他的眼睛和耳朵,就變得尤爲神聖和重要。

她覺得自己能勝任的。

在她走出船艙時,方發現,已過去數日。

此時甲板上,聚集了許多人,十分熱閙。

今次出行的,加上丫環婆子小廝以及府衛,共有六十餘人。

其中鄭巧兒帶著幾個孩子,於素君衹帶了女兒,都在其中。還有兩個人,就是維那部落的瓦真王子和沐桑公主。

到達沐州江城時,已是兩個月之後。天已經漸漸熱起來,襖子已經穿不住了,所有人都換了輕盈的春裝。

岑鳶的人先行一步,在江城安排好了所有事宜。

船上的人已經不驚訝了。這一路,他們真正見識了駙馬的豪橫和濶綽。

那是走一路歇一路,在各州各城逛一路,全程都有宅子住啊。

他們從沒住過客棧。

在江城也如此,岑鳶先把人安頓在江城南岸東路的四進院宅子裡歇了兩天,才派人去明家遞帖子。

如此,到了這日一大早,明家的外孫輩,和曾外孫輩們便騎著馬或坐著馬車緩緩往明家行去。

確切的說,是明貞的父親明承遠這一脈的明家。

一路上,行人紛紛側目。有好事的百姓便跟在隊伍尾上,想看看這浩大的隊伍要去哪裡。

於是行著行著,隊伍更加龐大了。

爲此,還驚動了儅地官府。

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